肾性糖尿、尿糖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区别是什么?
肾脏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会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渗透到原尿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成分(包括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当血糖异常升高时,渗透到原尿中的葡萄糖过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就会产生高血糖性的糖尿。
有些患者血糖是正常的,但由肾小管病变导致对原尿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降低,出现尿糖增高,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肾性糖尿,可以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和家族性糖尿,与糖尿病肾病是两回事。
尿糖升高见于多种情况:
甲状腺功能亢进、生长激素异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继发的库欣综合征等引发高血糖性的糖尿。
摄入或输人大量葡萄糖出现饮食性的糖尿。
妊娠时因为肾小球滤过增加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而出现妊娠性糖尿。
应用某些药物引起血糖升高后的药物性糖尿。
由此可知,糖尿病肾病、肾性糖尿与尿糖升高是不同的概念,这三者可不要搞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