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热难当。没有比躺在沙发上,吹着空调,吃着棒冰,看着电视更舒服的事情了。
44岁的浙江衢州人郑先生却有些发懵。几天前,他还强壮得可以“打死一头老虎”,最近竟然因为吃棒冰,吃出了急性肾衰竭,还到鬼门关走了一圈。
时间回到几天前:
郑先生白天花16元,买了54根冰棍。晚上躺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冰棍。到第二天凌晨,已经不知不觉间把54根冰棍全部吃完。最后还喝了一点冰水,这才沉沉睡去。睡梦中,郑先生感觉身体不适,醒来后一吃东西就呕吐不止,还伴有剧烈腹痛。遂去社区医院就诊,诊断为肠胃炎,输液3天不见好转,反而出现休克晕厥。最后,他被紧急送到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最终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想不到吧!小小的冰棍,竟然最终导致了可怕的肾衰!
冷饮几乎人人都吃,可是郑先生到底怎么吃的,才得的肾衰啊?
小编从以下几个点,来分析发生肾衰的原因:
1、 冰棍质量问题
16块钱54根冰棒,平均一根不到3毛钱。如此便宜的冰棍,不禁让人怀疑其质量。一些小作坊里无证生产的冰棍,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致病菌,导致郑先生的感染。
2、 冰水不干净
文中并没有提到冰水的来源,应该是郑先生自己家里制作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把白开水放在冰箱冷藏室几个小时,或者用小冰盒放入冷冻室,自制冰块的经历。家中的冰箱如果生熟混放,同样很容易将致病菌混入冰水中。
3、 肠道感染,继发多器官衰竭,肾脏首当其冲
肠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全身炎症,继发脓毒血症、多器官衰竭等。其中肾脏损伤往往较早被发现。
4、 HUS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志贺毒素大肠杆菌(HUS)污染的食物,会造成急性肾脏损伤等一系列的症状,德国2011年曾经爆发的“毒黄瓜”事情,就是HUS污染造成的。
5、 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郑先生曾经在社区医院接受了3天的急性胃肠炎治疗。其过程中可能使用某些肾毒性药物。在大量脱水、失液的情况下,药物的肾脏毒性可能是导致急性肾衰的元凶。
好消息是,郑先生经过两天的抢救,病情已经缓解。
不过急性肾衰竭还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需要透析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夏天高温酷暑,是食品安全事件高发时期。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东西,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手部清洁,勤洗手 2、 生熟分开,避免污染 3、 高温杀菌,小心生食 4、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吃什么都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