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油,你吃对了吗?
发布时间:2017-05-26

最近,我的一位好友刚查出肾脏有问题、血脂也偏高,家里人感觉天都要塌了,一家人每天都陪着他清淡少盐,可他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溜出去开小灶。理由“骄傲自豪”:“以前就喜欢吃猪油,香!现在只有外面的菜合我的胃口!”


其实,肾病也好、正常人也好,清淡少油都很重要。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它不仅能改善口味、促进食欲,还能提供能量、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每天吃油,但你真的吃对了吗?

 

01/固体油不如液体油(脂不如油)


食用油按原料可分为植物油动物油两大类:

植物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及玉米油等;

动物油:猪油(板油)、牛油、奶油及鱼油等。


20170526128195.jpg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知道,常温下猪油和牛油是呈现固体状(脂),而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却是液体(油)。


同样是食用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这是因为根据油脂的饱和度及碳链长度,分为中、长链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而碳链越长、饱和度越高越容易结块、对健康危害就越大,故:


  • 鱼油、大多数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更多,常温下成液态;

  • 棕榈油、椰子油:中链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常温下半固态;

  • 动物油:如猪油、牛肉,中长链饱和脂肪酸较高,常温下成固态;

  • 反式脂肪酸:人工氢化,把不饱和脂肪酸(液态)转变成饱和脂肪酸(固态),常温下固态。


所以,从营养角度来说,固态油不如液态油!


此外,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反式脂肪酸,它在天然食物中极少,植物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含量最高。因此,尽量不吃糕点、饼干、汉堡、三明治、油条、人造植物油、咖啡伴侣、奶精等。

 

注:食品标签中标有植物氢化油、人造黄(奶)油、人造植物黄(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等字样的食品少吃。


20170526154785.jpg

 

02/如何选择食用油


在超市,油的外包装上经常出现“压榨油”,“精制油”,“初榨油”、“一级油”、“二级油”等,面对这些名词,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要想买到称心如意的食用油,读懂标签很重要。


1、压榨油>浸出油


根据油品的提取方法分为压榨法和浸出法。


1)压榨法


大家可用葵花籽或花生使劲压在一张薄纸上,很快就会发现纸被油浸透了。压榨油就是利用物理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


优点:各营养成分保持较为完整,健康价值较高。

缺点:“2低1高”,出油率低、保质期短、价格高。


2)浸出法


是利用油脂与脂溶剂的互溶性质,需要通过溶剂与油料中的油脂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优缺点与压榨法相反。


优点: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价格低。

缺点:营养成分损失多,健康价值低于压榨法。


一般情况下,压榨与浸出都有标明。若没有标明,绝大多数是浸出油。


2、等级越高,营养价值反而越低


目前,油品根据精炼程度分为4个等级。三级油和四级油经过简单的脱酸、脱胶就可以了。一级和二级的油必需脱色,因为毛油都是有颜色的,等级越高颜色越浅。通俗点来说,食用油精炼得越彻底、等级也就越高、颜色越浅。


但并不表明等级越高营养价值就越好。再进一步精炼过程中,也损失了很多营养成分。在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如果从营养的角度考虑吃四级油反而是最好的。


3、原料是否转基因


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一直存在争议,在此不做过多解释。不过有一点,转基因油的价格远远低于非转基因油。

 

03/4种特殊的食用油


从健康角度优选植物油,少吃动物油(鱼油除外)。食用油主要还是提供脂肪,单一品种的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营养价值相差不大。但有三类相对特殊,分别是橄榄油、椰子油、调和油以及色拉油。


1、橄榄油——昂贵、最健康


我们知道橄榄油很贵,因为好、所以贵。橄榄油的主要优点是:70%以上的油脂都是单不饱和脂肪(其他植物油多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虽说只要是饱和脂肪酸(单、多)就可以保护血管,但单不饱和脂肪热稳定性好,加热后不容易被破坏、营养损失小,对健康作用更大。


20170526131991.jpg


2、椰子油——“植物猪油”


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但椰子油却是植物油中的另类,含有的却是饱和脂肪酸(和猪油、羊油、牛油一样),含量更是高达90%以上,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但椰子油是中链脂肪酸,消化、吸收速度快、可直接入血提供能量,临床运用比较广泛。比起猪油(长链脂肪酸)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3、调和油——混搭、更健康


调和油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成后得到的食用油。通过调和,不但能改善(丰富)口感,而且让营养搭配更加均匀。


20170526113763.jpeg


4、色拉油——凉菜、品质高


色拉油不是某一特定油品而是一类油的统称。


色拉油(salad)是西方音译词,又被称为凉拌油,可用于拌凉菜生吃。


70年代,有些商家为了证明自己油比一级油更高级,就有了“色拉油”这个概念。色拉油并不是等级的区分,而是一个通俗的叫法,这类油的特点是:颜色淡黄、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不起沫、烟少等。


20170526928970.jpeg


04/营养师建议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健康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在25-30g。对于绝大多数的肾病患者都是比较适用的。若您出现高脂血症、肥胖等,是要酌情减少食用油的摄入,具体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在此,列举几条科学用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20170526685969.png

1、食用油要限量,每天在25-30克为宜;

2、不同油品换着吃,避免单一,营养更均衡;

3、不吃猪油、牛油等,控制或减少肥肉的摄入;

4、合理烹饪,不吃油炸、烧烤类食品;

5、注意隐形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少吃膨化、奶油等加工食品;

6、最好使用定量油壶。




点击关键词,了解相关知识

高血压      |    瘙痒   |   皮疹    

    旅游透析      |      尿常规     

 运动   |    性生活     |   感冒

  |   中成药    |     

血透十年     |    宣教手册




93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