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前两年我尿蛋白 2+, 其他正常 ,必须要做穿刺吗?”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问他24h蛋白定量多少?而他的回答也很出乎我的意料……
“这就是24h的量,我也没有什么不适,是不是不用肾穿,饮食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一个两年前蛋白尿“2+”并且持续蛋白尿的患者,并不知道尿蛋白定性与定量的区别,或许是他根本不上心,我很是惊讶!
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众的关注度却极低
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慢性肾病发病率高达10.8%,平均每100个人中就有11个肾病病人,且该趋势正在逐年上升。
高发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也正在为肾病的发生“助力”,然而我们身边却不多见肾病病人,相关的科普宣传也十分少见。
今年上半年,爱肾曾在一些大型医院组织公益发放「慢性肾脏病宣传手册」。肾脏太沉默,在肾病如此高患病率但低知晓率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做一些事情来引起大众的重视。
这些高危人群,更应该重视肾功能:
高血压、糖尿病病人
自身免疫及风湿性疾病病人
痛风病人
有肾病家族史
肾病不以“不适”为准,而是以肾功能为准
那些自以为自己没有不适症状的肾病患者,侥幸心理不该再有,但庆幸是可以有的,庆幸自己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发现,因为这是那些肾功能损害严重的肾友共同的期望。
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应该至少一年一次的尿常规检测,体检有尿酸升高、尿蛋白、肌酐升高的人也都应该积极复查肾功能。因此,这时医生往往不会特别重视,该重视的是你自己,更不能因为症状轻微而掉以轻心,饮食、作息、复查缺一不可。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咨询肾科医生就已经十分必要了:
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
蛋白尿:尿液大量泡沫且经久不散。
晨起水肿:以眼睑水肿和脚部水肿为主。
血压升高:血压升高除了高血压也要警惕肾脏疾病。
夜尿增多:表现为夜尿次数及尿量增多。
贫血:不明原因的贫血,需要警惕肾脏疾病。
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开篇提到的这位肾友,很显然两年来都没有把肾脏情况放在心上,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害怕。
有多少病人是从加入爱肾肾友群才开始一步步学习到关于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了禁忌才能更好地去避免,学习了怎么治疗才能更好地去执行……很显然,学习相关知识好过盲目就医。
有多少病人像他一样对疾病茫然?事实上,这样的病人有很多。而爱肾希望大家都可以正视疾病,抛开盲目,守护好自己的肾宝宝。
参考文献:
张路霞, 王芳, 王莉,等.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J]. 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7):57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