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鲜+啤酒”更可怕!尿酸高的人,最好不要碰这种食物
发布时间:2018-04-20

说到果糖,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如果说蜂蜜,大家可能会更熟悉。蜂蜜75.6%是糖分,而其中果糖大约占38.5%。


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果糖的摄入量正逐年增长,果糖消费量的增长与人群血尿酸平均水平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而大量研究也表明:长期高果糖的摄入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一、认识供能物质



要想了解果糖与尿酸的关系,必须得熟悉“供能家族”。


|爷爷|

三磷酸腺苷

(ATP)


爷爷是个大胖子,我们说“胖子肉多,能量高”,所以我们需要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ATP。


|儿子|

二磷酸腺苷

(ADP)


我们每次消耗能量,“爷爷”就累的瘦一圈(失去一个磷酸基团),从而生下“儿子”ADP。


|孙子|

一磷酸腺苷

(AMP)


“儿子”ADP会接着“锻炼”,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瘦一圈,生下自己的孩子AMP。


那问题来了,爷孙三人都是健身达人,热爱运动(供能),那这和高尿酸、痛风有什么关系?


二、只要消耗能量,就会产生尿酸

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通常作为痛风的标志,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群中,估计有5%~12 %的人最终可发展为痛风;有20%~40%的痛风患者会患上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或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升高,而嘌呤是核苷酸的代谢产物。


遗憾的是,爷孙三人遗传基因是一样的,“DNA”都是腺苷,而腺苷正是核苷酸的一种。


三、果糖,加速嘌呤生成

而在这个过程中,果糖在做什么呢?


当我们进食果糖后,会使机体在短期内消耗大量ATP(爷爷)生成ADP(儿子),进而转化为AMP(孙子)。


ATP 的大量消耗将刺激AMP脱氨基酶活性增加,并使AMP大量转换为尿酸,随着果糖的长期大量摄入,尿酸的逐渐累积会形成高尿酸血症或加重已有的症状。


除了蜂蜜外,果糖由于其价格低廉,被广泛使用于食品、饮品的制作,如糖果、糕点、果汁、可乐等含糖饮料。长期高果糖饮食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海鲜+啤酒”。


含糖饮料不仅仅是升高尿酸这么简单,也有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18. 4 万人死于含糖软饮料。


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第四高,我国专家更是依据男性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大于420umol/L,将每年的阳历4月20日,定为“高尿酸血症日”。今天,爱肾呼吁大家关注肾脏健康,关注痛风肾!


参考文献:

[1] 王兴安, 巫冠中. 果糖的代谢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 19(3):244-246.

[2] 李慧, 苏悦, 毛翠秀,等. 含糖软饮料在年轻发病痛风患者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8):2174-2178.

[3] 孙宇航. 警惕大量摄入果糖[J]. 肝博士, 2017(5):47-47.

150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