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微信群:讨论分享病后生活、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和心路历程的交流群,结识新病友、相互交流、相互勉励、相互支持。还有知名三甲医院肾内科医生、营养师在线答疑解惑。
微信搜索 “aishenkefu-1” 添加“爱肾医疗客服-小秋”为好友,可进入“肾友微信群”。
随着电影《邪不压正》的上映,彭于晏的“肌肉”又火了一把,打开手机,公众号、微博,满屏波涛“胸”涌。据说这些肌肉是彭于晏每天10余小时练到脱水,只吃不加调料的蔬菜才得来的。
大家看完刷屏图文后掀起了一波热潮,纷纷充满斗志奔向健身房,立誓改过自新。嘴里高喊口号“自律即自由!”然而在运动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
前几日,一则“13岁女孩做了百余次深蹲后横纹肌溶解”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头条。
无独有偶,杭州某公司拓展训练,也出现了类似的案例。
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真相是什么?
锻炼应该注意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爱肾网小编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并且很荣幸地邀请到肾内科主任叶志斌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爱肾网:叶教授,请问您有碰到过类似病例吗?
叶教授:有的,而且这样的病例还不少。前不久有位30岁左右的张姓小伙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爬楼梯比赛,曾经当过空军的他自然是第一个冲到终点。
比赛结束当天,他感觉腰腿酸软,以为是运动所致,第二天仍腰酸明显,且发现尿色像酱油一样,尿量也比较少,家人发现他眼睛浮肿,于是到急诊检查,当时发现血肌酐已经高达1200μmol/L,并且伴有严重高钾血症,立即住院并血透治疗,两周后其肾功能才恢复正常。
爱肾网:叶教授,为什么剧烈运动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呢?
叶教授:我们还是说上面这个例子。小张平时身体非常好,肾脏也没有任何问题,他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剧烈运动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所致!人体肌肉可分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三种,三种肌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其中骨骼肌和心肌都属于横纹肌。骨骼肌细胞内含丰富的肌红蛋白,正常情况下,肌红蛋白极少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甚至横纹肌溶解,导致横纹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从细胞内大量释放至血液中,大量肌红蛋白随血液进入肾脏,可堵塞肾小管和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又引起水分、钾离子、钠离子和代谢废物排泄减少,这些物质在体内蓄积,引起水肿、高血压、心衰、高钾血症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爱肾网:叶教授,请您再和我们说说运动所致横纹肌溶解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会有哪些临床表现?也让大家平常引起警惕。
叶教授:剧烈运动后引起横纹肌溶解所致肾功能衰竭并非罕见。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似有上升趋势。极少数患者在运动强度不大的情况下,也会引起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衰竭。
剧烈运动后,若出现下列表现,应怀疑横纹肌溶解引起急性肾脏损伤的可能:
肌肉酸痛、无力、疲软
无尿、少尿
尿液呈棕色、茶褐色或酱油色
恶心、呕吐
实验室检查:尿液中有大量肌红蛋白;血肌酐升高;血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部分患者有高钾血症。
爱肾网:请叶教授给大家介绍下如何防治运动后横纹肌溶解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叶教授:运动后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因此,目前还难以确定哪些人比较容易发生运动后急性肾衰竭,鉴于近年该病发病增多,我们认为适当采取预防措施还是有必要的。主要措施:
①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尤其是平时不大运动的人更应注意。
②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多排尿。
③注意运动后有无肌肉严重酸痛、少尿和酱油色尿液,如果有,应及时就医。
④既往曾经发生或者怀疑有过运动后急性肾衰竭的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
一般情况下,运动不会引起横纹肌损伤,或仅引起轻微的损伤。
横纹肌细胞受损时,肌细胞内的肌酸激酶释放入血。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可较好地反映肌肉受损的程度,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肉细胞受损越严重,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
我们经常碰到运动后肌肉酸痛的病人,其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此时要采取预防措施,如近期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多排尿、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定期随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肾脏功能。
绝大多数病人在1~2周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会恢复正常,不至于引起肾功能损伤或其他危害。
感谢叶教授为大家带来的详细讲解。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健身来实现更好的自己,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地折磨身体,找到科学的运动方式,愿大家自律且健康。
微信搜索
“aishenkefu-1”
添加“爱肾医疗客服-小秋”为好友,可进入“肾友微信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