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伤肾药物,分享给身边的人
发布时间:2019-01-30

数据显示,14%-26%的成年人是由药物毒性引起的肾脏损伤。


住院患者中,由药物引起的肾衰也非常常见。


肾脏作为各种药物代谢、排泄的主要器官,小到感冒药,大到抗癌药,都有可能造成肾脏损害。


已有肾功能不全的肾友,对药物的副作用则更加敏感。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重要的话题!



这些药物,都可能伤肾

目前常见的,具有肾毒性的有:

  • 保健品:各类保健类的食品或保养品

  • 中草药:各种中草药或中成药

  • 处方药(Rx):需要医生开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医生处方,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 造影剂:包括硫酸钡(消化道造影)、碘制剂(血管、泌尿系统造影)等


西药、中药和造影剂伤肾,大家或许有一定认识。但对保健品伤肾的认知还不够清晰,这类产品往往含有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污染物,但没有被标注出来,造成的肾毒性往往没办法人为避免。


服用了肾毒性药物,就一定会“伤肾”吗?


不一定。


常见的肾毒性药物,能否达到损害肾脏的效果,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


-01.药物剂量和持续时间


长期、高剂量,和单次、低剂量的使用方法相比较,药物毒性有显著的差异。如氨基糖苷类、铂类、两性霉素B和粘菌素在长期服用时,肾毒性会加大。


-02.药物自身的特性


不同肾毒性药物的毒性有差异,区别在药物自身的特性上。像抗生素类药物,新霉素就要比阿米卡星的肾毒性更大。


-03.药物组合


两种肾毒性药物联用时,肾脏毒性更明显。如: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顺铂+氨基糖苷类,这些药物组合更容易伤肾。


-04.患者的健康状态


妇女、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患者(CKD)、肾病综合征、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正常或疾病状态都会增加药物肾毒性的风险。


-05.代谢紊乱


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在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肾毒性会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影响尿液pH,酸性尿时(pH<5.5)会增加磺胺嘧啶、氨甲蝶呤、氨苯蝶啶的肾毒性;碱性尿时(pH值>6.0)会增加茚地那韦、阿扎那韦、口服磷酸钠溶液,和环丙沙星的肾毒性。


用药,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对大家来说,既不能己私自服药,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健康状态,万万不能给肾脏“雪上加霜”!


参考文献:

[1]. Perazella M A . Pharmacology behind Common Drug Nephrotoxicities.[J].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Cjasn, 2018:CJN.00150118


1168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