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低谷蛋白米对慢性肾脏病无效?日本都用了20年了!
发布时间:2019-03-18

最近,有肾友来询问:


为什么其他低蛋白大米都那么难吃,而低谷蛋白大米的口感却这么好?它是不是真的能保护肾脏?


话不多说,直接上证据:


源自日本,历史悠久


天然种植米的技术,源自肾病营养水平世界领先的日本。


早在40多年前,日本科学家就发现了大米中有一部分蛋白质并不能被人体吸收。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培育,成功将大米中蛋白质不可吸收的部分提高至45%-50%,也就是著名的“春阳大米”


这款大米在日本,已经销售了二十多年,并受到医生、患者的一致认可。


图片来源:雅虎日本


实验证实,可靠有效


当然,现代医院讲究循证医学。通俗来讲,“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们要用证据来说话。


证据1:


可吸收蛋白(谷蛋白和球蛋白)存在蛋白体PB-II,不可吸收蛋白(醇溶蛋白)存在蛋白体PB-I,其中蛋白体PB-I不被人体吸收直接排出体外。


参考文献:Watanabe M , Ichinose K , Sasano K , et al. Effect of enzymatic treatment on sedimentation and flocculation abilities of solid particles in rice washing drain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tein profile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 Bioengineering, 2011, 112(1):67-70.



证据2:


《日本肾脏学会杂志》上早在2000年就发表了《保存期慢性腎臓不全の食事療法における低蛋白米の有用性》相关的研究结果:


用低谷蛋白大米(日产LGC-1)代替普通大米,能降低肌酐水平,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有益和有效的食品。


参考文献:Mochizuki T , Hara S . [Usefulness of the low protein rice on the di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 Nihon Jinzo Gakkai Shi, 2000, 42(1):24-9.




证据3:


《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国际DRIs研讨会》发表的研究显示:


相比于传统的麦淀粉饮食,低谷蛋白大米(国产)可以延缓肾病的发展,并改善肠道功能,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有益。


参考文献: PA-113 低蛋白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国际DRIs研讨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 2013, 85-6.


专家认可,住院餐食


除了研究证实以外,低谷蛋白大米已经得到了国内诸多肾内科专家、医生的认可。


事实上,前面提到的“证据3”就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患者中进行的,其结果也得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认可。


处于全国肾内科领先地位的北上广医院,已经率先推荐低谷蛋白大米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主食选择。


包括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内的多家三甲医院住院餐中,都选择了低谷蛋白大米来代替普通大米和传统的麦淀粉饮食,来辅助临床治疗。


相同品质,价格更低


为了让更多的国内患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低谷蛋白大米的口感和对肾病治疗的益处,如今的低谷蛋白大米,就是在日本的低谷蛋白大米的基础上,由爱肾和国内农业专家合作培育的,在适应国内种植环境后实现了国产化种植。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为了确保送到患者手上的大米是合格的,每年收割的低谷蛋白大米,爱肾都会专门送到日本的权威检测机构对蛋白组分进行检测(目前国内无法出具检测报告)。



更多大米,更多选择


爱肾网是目前国内肾病食品最全的平台,每个产品都是由爱肾的医师和营养师团队严选出来的,因为每一位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经济状况不同,所以我们备齐了低蛋白米(淀粉挤压颗粒)、天然种植米(低谷蛋白)、脱蛋白预煮米(进口)、圣健元米饭(即食脱蛋白米)、曼南高纤米(日本进口的糖尿病肾病专用米)。


脱蛋白米也是源自日本,大家熟知的“真粒米”和爱肾的脱蛋白预煮米是一个厂家,爱肾网直接进口,并且会定期做促销活动。


单袋价格90多元

让肾友享受进口的品质

国产的价格



当新鲜的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总会遭到各种质疑和批评。就好像哥白尼的“日心说”;又好像可以降三高、治疗便秘,如今被封为“第七大营养素”的膳食纤维,刚被发现时被认为是食物中的糟粕,被推荐避免食用。


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新鲜食物,才是一位医生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Tanaka K , Sugimoto T , Ogawa M ,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types of protein bodies in the rice endosperm.[J].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0, 44(7):1633-1639.

[2] Mochizuki T , Hara S . [Usefulness of the low protein rice on the di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 Nihon Jinzo Gakkai Shi, 2000, 42(1):24-9.

[3] Watanabe M , Ichinose K , Sasano K , et al. Effect of enzymatic treatment on sedimentation and flocculation abilities of solid particles in rice washing drain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tein profile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 Bioengineering, 2011, 112(1):67-70.


720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