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肾网&中国医师协会 | 邬碧波主任医师:慢性肾脏病如何避免药物性肾损伤?
发布时间:2019-05-27

大部分人只要生病,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吃药。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很多人应该都先服用了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减轻了症状,也可能让病情得到了好转。但是,过多的药物沉积,也是会导致肾损伤的。

 

如果你还是不相信,那么就来听听专业的声音吧!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邬碧波,将为大家详细地讲解:

为什么药物容易导致肾损害?慢性肾脏病如何避免药物性肾损伤?

本视频由:

中国医师协会主办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承办

爱肾网、灝医文化联合出品

 

嘉宾介绍

 

1

为什么药物容易导致肾损害?


中国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就是说药物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导致疾病。所谓的“毒”,就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指药物对肾功能的损伤。

 

一般来说,药物都是经过肝脏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泄出去。当肝功能异常的时候,肾脏的排泄功能负担就会更重。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直接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这时药物会直接沉积在肾脏,导致肾功能的损害。


药物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往往多发于本来就有慢性肾脏病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潜在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群。老年人群不仅肾脏生理机能下降,而且往往会同时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表现也不敏感,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肾功能衰竭。


2

药物导致的肾损害有哪些表现?


药物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肾损伤:是指患者单次服药后,或服药后数日之内,出现的肾实质损伤。主要表现有血尿和蛋白尿,严重时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损伤:主要是指长期持续的服药后,出现的多尿、夜尿增多、肾性贫血等,会逐渐发展到慢性肾衰竭。

 

3

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应该如何治疗?


一旦发生药物性肾损伤,应该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且进行积极地对症和支持疗法。病情严重的话,需要通过透析来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年轻患者肾脏以前没有基础疾病,早期发现的话,治疗效果还是非常的好。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则要根据基础疾病的情况,在用药前要进行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然后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值,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同时,因为这些病人往往合并用药比较多,需减少剂量。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中草药没有副作用”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我们国家,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也不容忽视。

 

由于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它的治疗往往只有一些对症治疗的手段,因此预防要甚于药物的治疗。所以,我们平时要坚持合理用药,切记不要滥用药。


139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