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次,不仅排毒,还能降肌酐!
发布时间:2019-07-01

几天不大便,肌酐就升高?


毒素的排泄途径,不仅仅只有肾脏!


人活在世上,一直做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而且缺一不可。只要吃饭喝水,就对应的要往外排,“顺路”带走体内的代谢废物。



对于我们肾友来说,只知道肾脏不好,排尿也会跟着不好,毒素也就排不出去,而那些便秘的人,毒素排的就顺利吗?


不仅仅只有肾脏在清除毒素,肠道也是我们“排毒”的主要途径之一!


规律排便作用大


很多肾友可能有过这种经历,复查前几天排便不好,结果一直稳定的肌酐突然上涨。这时候主治医生会叮嘱你“再观察一下,下次复查看看”。


难道是肾功能又下降了吗?


其实,这是由于复查前大便不规律,肠道排泄“肌酐”受阻,导致肌酐突然短时间上涨。排便好转后,肌酐往往能回落下来。


不仅仅是肌酐,肠道对钾、磷等物质的排泄也存在类似情况。


饮食中20-30%的磷,通过胃肠道排泄(肾脏排泄70-80%);


饮食中10%的钾,通过胃肠道排出,肾功能下降时,排钾量可增加3-4倍;


体内30%-40%的尿酸,可被胃肠道清除(数据来源于up to data);


肾病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够“代偿性”降解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肾脏功能下降后,排出肌酐、尿素氮、钾、磷等物质的效率本身就已经下降,所以肾友们,利用好胃肠道、皮肤等排泄途径,能够阻止“毒素”对肾脏和机体的更多伤害。


肾友的肠道问题多发


自从研究发现,肠道健康和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癌症的发病相关,各国医学专家们开始猜想,肠道健康和肾脏病是不是也有什么关联?


其中,一项对350万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发现,便秘能够造成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更快下降,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肠道中自然存在的一些有益微生物(肠道菌群)出现了问题。


同时,大多数的肾病患者,因为饮食、炎症等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都是紊乱的。一些终末期肾功能较差的肾友 ,更是需要尿毒清、肾衰宁、大黄碳酸氢纳等药物,和结肠透析来借助肠道排出毒素。


改善肠道健康,从现在开始


规律、正常的排便,不仅能带走一部分的代谢废物,更有益于肾功能的稳定。


大多数IgA、膜性肾病、狼疮肾的肾友,肾功能都较好,没有明显的排便不畅,但也要开始改善饮食,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预防肠道问题的出现。


已经出现排便不畅的肾友们,要通过饮食、药物等多种方法并用,尽可能让自己的排便规律。


请大家一定要养成规律拉“粑粑”的好习惯哦!


参考文献:

[1]葛堪忆. 血钾代谢与调节[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 15(5):322-322.

[2]陈立平. 慢性肾衰病人肠道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D]. 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 1998.

[3]黄雯. 钙磷代谢及肾脏对钙磷平衡的调节[J]. 中国血液净化, 2004, 3(4):175-177.

[4] Sumida K, Molnar M Z, Potukuchi P K, et al. Constipation and Incident CKD.[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Jasn, 2016, 28(4):1248.




231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