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痛风高发,罪魁祸首是饮食还是遗传?
发布时间:2019-07-05

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学者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研究表明:


我国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男性中高达18.5%,明显高于女性。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但是两者又不完全相同。


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


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可能长时间没有症状,叫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病则是痛风,约5%-10%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成痛风。


简言之,高尿酸是“基础”,痛风则是“升华”。




对肾病有什么影响呢


高尿酸对肾病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长期高尿酸血症容易造成肾损害,即“痛风肾;肾病则能抑制尿酸排泄,导致或加重高尿酸血症。



有研究表明,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发生肾脏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3倍。通过降尿酸治疗,可显著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饮食和遗传,谁对高尿酸(痛风)影响更大?


痛风/高尿酸血症受到饮食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当前社会的经济条件下,饮食和基因遗传二者哪个对血尿酸(痛风)的影响更大?


一项通过对1.6万人大规模的饮食与基因数据关联分析的研究发现:


在当前社会的饮食习惯下,饮食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重要,该研究发现饮食习惯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程度不足0.5%。


在研究中涉及的共63种食物中,饮酒是最重要的使血尿酸升高的食物,而鸡蛋、牛奶则与降低血尿酸有关。


与饮食因素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基因遗传因素的影响却高达20%。基因遗传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是饮食的100倍以上!



高尿酸血症/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障碍造成,而体内80%的嘌呤来自内源细胞的代谢,仅20%是来源于吃进去的食物!



是否饮食干预并不重要?


那按照上面的研究结果来看,饮食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很小,是否可以不需要饮食控制?


其实并不然!饮食控制仍然非常重要。


该研究表明,基因因素比饮食更容易造成高尿酸血症/痛风。但该研究仅针对健康个体,并没有纳入已患痛风或者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的病人。临床上多个痛风急性发作的案例,均是由于短期大量摄入嘌呤造成的!


该研究结果也提醒我们,降低尿酸水平,不能单纯依赖饮食。必要时,在严格饮食控制和充足饮水后血尿酸水平仍未降至正常范围的患者,需结合药物干预。

 

生活中,你的周围有高尿酸/痛风的家人、朋友吗?出现痛风急性发作,他们又吃了哪些东西呢?



194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