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也有大学问,吃的不对,别怪这些危害找上你
发布时间:2019-07-15

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由饮食问题导致的。据《柳叶刀》统计,仅2017年,因高钠饮食而死亡的人就有300万,因杂粮吃太少而死亡的人也有300万,还有200万人则由于水果没吃够而死亡.....


可见,吃饭是一个技术活,错误的饮食习惯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今年四月,《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的首个大规模重磅研究——「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统计数据表明:


2017年,在世界前20的大国中,因饮食结构问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排名,中国都位列第一……


研究结果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上千万人死亡的错误饮食习惯并不是糖和油脂吃太多,而是高钠饮食、低杂粮饮食和低水果饮食。


改变饮食习惯,从现在开始。


首先,低钠!低钠!低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盐摄入量少于6g,柳叶刀则要求的更为严格,认为最佳标准在3g左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解读》中则提到,201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


中国居民每日盐摄入平均量在10.5g,远远超过3g。


食盐摄入量与肾病息息相关,对于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肾病患者,限盐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至终末期,减少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高钠食物有:

调味品

食盐、味精、酱油、蚝油、辣椒酱、豆瓣酱、番茄酱等。


腌制品

咸鱼、咸菜、榨菜、腌肉、腐乳等。


加工食品

火腿、红肠、方便面、肉类罐头等。


隐形食盐

油条、紫菜、爆米花、番茄酱、蜜饯、饼干、面条等。


外卖

餐厅的饮食会使用较多的食盐、味精、鸡精。


其次,粗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粗粮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如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同时,也包括加工精度低的米面。


粗粮相比细粮,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对健康更有益处。


但是,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要留心限制粗粮的摄入。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粗粮含有的非优质蛋白质、钾、磷都很高,终末期肾病很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


最后,水果充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柳叶刀》也推荐每日水果摄入量在250g左右,也就是说每天要吃半斤。


水果能提供丰富的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增加水果摄入可降低中风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然而,肾病吃错水果,可导致肾病加重。对于绝大多数肾友,市面上常见的水果,除了杨桃具有肾毒性,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都可以放心食用。


若出现高钾血症,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含钾低的水果,如葡萄、芒果、梨、苹果等。


相关阅读:吃错水果,可导致肾病加重,最全挑选水果技巧,转!


115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