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好的人,这4种鱼千万不要吃
发布时间:2019-10-09

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一则研究报道显示:


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儿童,不但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而且智商也会提高。


对于肾友而言,鱼类是优质的蛋白质,且肉质细腻、利于消化与吸收。


鱼类营养价值极高,然而有些鱼则千万不能食用!


01

腐败变质的鱼


鱼类一旦死亡,其组织中含有的酶就会使鱼体发生自溶作用,细菌迅速繁殖,产生组胺。


组胺含量和鱼的新鲜程度有关,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产生组胺往往也较多,一旦食用组胺含量高的鱼类便会引起人体组胺中毒。


人体一旦摄入过多组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以及支气管收缩,导致一系列与机体过敏反应相似的中毒症状,包括脸红、头痛、心慌、胸闷、血压变化甚至休克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我国规定高组胺鱼类(指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鱼)组胺含量不得超过400mg/kg,其它海产鱼类不得超过200mg/kg 


02

腌制的咸鱼


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官方版“致癌物”完整清单中咸鱼榜上有名。早在2012年,它就已经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一类致癌物是指,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很明确,这些物质真的会致癌。


03

高温油炸的鱼


高温煎炸后,鱼肉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并且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下会被破坏,降低鱼类的营养价值。


04

生鱼


生鱼片一般是由鲜度较高的鱼加工而成。海鱼和淡水鱼自身均会带有一些细菌,这些细菌多分布在鱼的体表、肠腔及腮处等。


研究表明,健康的生鱼片带菌较少,若受到环境污染,则可能带有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


生鱼片的卫生质量,除自身质量外还涉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尤其是在加工、制作菜肴中二次污染的机会较多。 


海鱼

V

S

淡水鱼


1、营养


相比淡水鱼类,海洋鱼类一般含有更髙比例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海洋中的生物食物链使海洋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中的n-3不饱和脂肪酸富集在海洋性鱼类中,最终导致鱼类呈现高比例n-3/n-6的脂肪酸组成特征。


Ω-3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能够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和大脑。


2、口感


海鱼没有淡水鱼的土腥味,且肌肉弹性更好,味道更鲜美。从口感角度,海鱼略胜一筹。


但吃海鱼要注意过敏及组胺中毒。


3、嘌呤


鱼类含有嘌呤,淡水鱼的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但海水鱼的嘌呤含量比较高,如带鱼、鲳鱼、鲨鱼、凤尾鱼等。


若是存在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情况,建议以淡水鱼为主。


无论是海鱼还是淡水鱼,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不吃死鱼、腌制鱼、油炸鱼等有毒有害鱼类,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122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