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透析30年或更久?必须保护好这条生命线
发布时间:2019-11-28

血液透析疗法是目前抢救或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所有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都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良好的血管通路,即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通路,也是首选通路。


但临床上,很多透析病人都会存在内瘘异常的情况。


做了个瘘,却经常感染,出现红肿热痛;

手腕的瘘,没用多久开始有血栓形成;

开始时瘘管挺好,现在突然不通了;

……


实际上,血透肾友在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后,发生出血、感染、血栓、动脉瘤的情况并不少见。


内瘘是血液透析肾友的生命线,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透析质量的关键。因此,每个肾友都应该学会如何正确护理及处理内瘘问题。



什么是内瘘?


人的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从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通道是动脉,从全身返回心脏的血液通道是静脉。



大家在体检和检查需要采血时,通常使用的是位于皮肤浅层的静脉。但是静脉无法满足透析所需要的充足血量,所以需要从血量多的动脉中取出。这时,把血液丰富的动脉与静脉相吻合,使静脉中留着动脉血,就形成了内瘘。



常见的内瘘异常(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的内瘘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栓等等。


1、感染


表现为瘘管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能伴有寒战、发热的全身表现。


常见原因为穿刺引起,例如实施穿刺的医护人员洗手不充分或手套污染。或者是患者自身对于内瘘侧肢体的清洁不到位。


纠正方法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提高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


2、血栓


常表现为瘘管处杂音和震颤消失,内瘘血管处疼痛。


常见原因为血流量不足或脱水、低血压、高凝血、营养状态较差等。


一旦发现,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3、血流量不足


表现为瘘管的杂音震颤减弱,穿刺引血后血流量低,管道充盈不足。需要积极判断为功能性狭窄还是器质性狭窄。



功能性狭窄是因为血压低、穿刺失败或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血流量不足,应及时处理引起血流量不足的原因;


器质性狭窄是指内瘘血管本身病变导致血流量不足,需要进行血管扩张术。


4、内瘘瘤


因动脉的血液流入静脉,产生的压力较大,而静脉表浅、壁薄,使一部分静脉的血管壁产生扩张形成内瘘瘤。


这种情况下,应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一般4-8周后内瘘成熟才可使用。



日常生活中,这么做可以保护内瘘!


1、减少内瘘侧肢体的使用


比如避免枕着内瘘侧手臂睡觉,不使用内瘘侧手臂测血压以及不用内瘘侧手腕戴手表、拎重物等。


2、保持内瘘部位的清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内瘘部位干燥、卫生。


3、透析结束时的护理


透析结束后,及时用无菌纱布或棉垫压迫止血,并稍稍抬高手臂。至少保持5-10分钟,以达到不渗血及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4、透析间期的护理


透析结束24h后,可用热毛巾湿敷穿刺处。尚未使用或刚开始使用的新瘘使用内瘘握力球锻炼,使血管扩张充盈;平时也可佩戴袖套,保护内瘘。


5、学会自我检查


应每天检测内瘘血管是否通畅。用手指轻轻触摸内瘘处皮肤,若能感到“呼-呼-”的血管震颤,说明瘘管通畅;如果震颤减弱,或穿刺部位红肿,甚至内瘘突然疼痛,说明内瘘可能堵塞,要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俞栋美. 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的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35):84.

[2] 孙玲玲. 血液透析中内瘘的保护及注意事项[J]. 实用医技杂志, 2003(10).

[3] 连永丽, 刘丽君, 刘艳娟. 动静脉内瘘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35):171-172.



1339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