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下降≠肾功能上升,千万别再搞错了!
发布时间:2022-06-16


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被称作肾功能三项,用于判断肾功能的高低和好坏。其中,血肌酐尤为灵敏,常用作主要的判断指标。

正因如此,肾友们十分热衷于指标的下降,那到底该怎么做和怎么吃才能有助于肌酐、尿素氮、尿酸的降低呢?

一、 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好降吗?

难易程度:尿酸>尿素氮>肌酐

 

虽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都是肾功能指标,但其能够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

血尿酸和尿素氮作为嘌呤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受饮食影响较大。通过“吃”可以达到指标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但血肌酐作为肌肉的代谢产物,几乎不受饮食影响,生成和排泄都相对稳定,因此可下降幅度极小。

此外,血肌酐的升高是肾功能丢失造成的结果,而肾单位损伤是不可恢复的。也就是说,血肌酐下降≠肾功能上升,一味追求血肌酐的下降也并没有意义。

二、 如何降肌酐、尿素氮、尿酸

1. 血肌酐

上面说到,一味追求血肌酐下降没有意义,且不易降低。有些肾友可能会疑惑:可我的血肌酐确实下降了啊?

 

这时要考虑两种可能:

1)肌酐的假性下降

如长期刻意不吃肉、不运动,使得肌肉合成和分解下降,血肌酐生成减少;或者服用羟苯磺酸钙干扰血肌酐的检测,造成结果不准确。

这两种方法都极不科学,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肾病进展。(提醒:一些莆田系医院,会通过这类方法欺骗患者,要特别小心警惕)

2)通过规范性治疗,肌酐好转

例如细胞性新月体、细胞增生等活动性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恢复,使得血肌酐回落。这一般发生在较多活动性病变,不存在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等慢性病变情况下。

可以明确的是,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血肌酐升高,是无法大幅度下降或正常的,最好的状态是维持稳定。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呢?

1.控制住蛋白尿、血压

遵医嘱控制蛋白尿、血压达标,可以延缓肾病进展,阻止肾功能丢失。

2.纠正可导致肌酐上升的诱因

如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感染、低血压、泌尿系统梗阻、高盐高蛋白饮食等。

2. 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受饮食影响较大,想要降低尿素氮,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蛋白质摄入。通过食用低蛋白主食及限制动物性食物总量来达到蛋白质摄入合理。

比如,每天吃1-2餐的低蛋白主食(如麦淀粉、藕粉、低蛋白大米、低蛋白面条等)及动物性食物控制在每天1个鸡蛋、1杯牛奶加1-2两瘦肉。

 

举个例子:患者男性、身高170cm,体重60kgCKD3期,轻体力劳动。

全天蛋白质摄入=[170-100*0.9]*0.6=37.8g,一日三餐安排如下:

 

3. 血尿酸

机体内20%的尿酸由饮食产生,合理的饮食是降低血尿酸的关键方法,日常应做到:

1. 科学选择食物

建议避免: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牛肝等;带壳海产品:如牡蛎、龙虾、蛏子、扇贝等;浓肉汤和肉汁: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酒及含酒精饮料:如啤酒、白酒、黄酒、果汁酒等。

建议限制:嘌呤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肉等;鱼类食品:如草鱼、黄花鱼、鳊鱼等;含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如蜂蜜、果脯、蛋糕、甜饮料等。

推荐食物:低脂乳类和乳制品:如低脂牛奶、羊奶、酸奶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鹅蛋等;新鲜蔬菜:每天500克以上,多选冬瓜、黄瓜等含水份较多的蔬菜;充足饮水:每天2000-3000 mL,平均分布在全天,白开水最好。

 

2. 肥胖者减重

如何判断体重是否合适?常用“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

结果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大于24为超重,就需要减重了。

3. 控制蛋白质及脂肪摄入、多选蛋类和牛奶

饮食清淡,少吃五花肉、肥肉、猪脑、油炸食品等;多选蛋类和脱脂奶类。

4.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少用刺激性调味料,如过于麻辣的辣椒和胡椒;肉类要水煮后弃汤。

民以食为天,安排好每一天、每一餐饭,是对健康最好的回馈哦!

527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