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高钾、高磷、高钙?透析肾友需要关注这“四大危机”
发布时间:2025-08-25

于透析人群而言,涨水多、血钾、血磷和血钙指标异常带来的危害并非一下子表现的,而是在体内悄然累积,酝酿着“风暴”。

理解这些危害发生的具体过程,就是看清敌人如何“进攻”,以便我们做好防护措施。

本文将带您深入身体内部,用直观的比喻揭示这些致命危害的进展轨迹。

一、透析间期体重暴增

心脏的“溺水危机”

想象您的身体循环系统是城市供水网,衰竭的肾脏是堵塞的下水道。当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时(涨水>干体重5%),滞留的液体如同无法排出的洪水,让系统崩溃。快速透析脱水又会带来新风险。

01

洪水淹没“泵房”—心脏衰竭

第一阶段:多余水分首先涌入血管,血管内压力升高。

心脏作为“中央泵站”不得不加大功率工作,长期如此,心肌肥厚、僵硬(如负重手掌长茧),最终心力衰竭。


第二阶段:持续高压使心肌拉伸变形,收缩力下降,轻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夜间因呼吸困难无法平卧,仿佛“被人按在水里呼吸”。

02

洪水倒灌“换气站”—肺水肿风险

当血管无法容纳更多液体时,水分会进一步渗入肺部。肺泡(气体交换的“小气囊”)被液体浸泡,如同在自身体液中溺水,出现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可能需急诊透析。

03

透析“急速抽水”—低血压与通路危机

体重增长过多意味着单次透析需超量脱水,当脱水速度>组织液回流速度时,会出现:

血管塌陷:血容量急剧下降,血液浓缩如同“水管瘪塌”,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头痛等“透析中并发症”;

通路堵塞: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淤泥沉积”,增加透析器凝血和内瘘堵塞风险。

画面感:想象心脏在“洪水”中挣扎泵血,而透析时快速脱水又让血管像“突然干涸的河床”,器官因缺血而“龟裂”。

04

防控关键——量化控水,平稳脱水

· 每日饮水量 = 前一天尿量 + 500ml(无尿者 ≤ 750ml)。

· 用刻度杯,小口慢饮。

· 食盐 ≤ 5g/天,警惕加工食品(方便面、火腿、酱油)中的“隐形盐”。

· 减少粥、汤面、水果等高水分食物。

· 与医护沟通,设定合理干体重和脱水速度,避免单次脱水过多过快。

二、钾失调

心脏电路的“短路与断电”

钾离子是维持心脏电流系统的核心电解质;正常血钾(3.5-5.5 mmol/L)如同稳定的电压,失衡则导致电路故障。

01

高血钾危害阶梯式发展

一位曾经历过高钾血症急救的肾友这样描述:“当时只觉得心跳像漏拍的鼓点,全身肌肉瘫软如泥,幸亏家人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02

低钾血症(<3.5 mmol/L)

身体的“断电危机”,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如同电力不足的机器。

易出现四肢无力、肠道蠕动减弱,易发生腹胀、便秘,心肌收缩乏力导致心率失常甚至室颤,尤其在透析后期更易突发。

高危人群:60岁以上老年透析人群低钾发生率高,恶心乏力等症状易被误认为透析反应,而被忽视。

03

防控关键——严防“高钾”,警惕“低钾”

控钾:饮食选择+烹饪技巧 。

避免高钾食物,多选择低钾食物来吃。

肉菜用“焯水去钾法”:切块浸泡→沸水煮3分钟→弃汤,可去除部分的钾。

关键点:透析仅清除部分血钾,切勿因透后血钾正常而放纵饮食!

防低钾措施:定期监测血钾,保持果蔬摄入适量,避免控制严格,导致低钾。

三、血管的“骨骼化”与骨骼的“沙化”

危害的双向侵蚀

01

血管“铁锈化”

当血磷升高时,多余的磷易与钙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如果钙磷乘积超过55 mg²/dL²时,如同水泥般沉积在血管壁上;原本柔韧的动脉逐渐变硬、管腔狭窄,形成医学上的“血管钙化”。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梗风险激增3-5倍,是透析人群的最大死因。

钙磷乘积(Ca × P)若 >4.4 mmol²/L²(≈55 mg²/dL²),即提示软组织/血管钙化风险显著增加,应将目标控制在 ≤4.4 mmol²/L²(55 mg²/dL²)以下。

02

瘙痒”警报“

磷酸钙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顽固性瘙痒。引发剧烈瘙痒,常致彻夜难眠、抓痕累累。

03

骨骼“蛀空”:高磷+低钙

低钙血症:常伴高磷,加重甲旁亢和骨病。

高磷:高磷刺激甲状旁腺亢进(甲旁亢),激活破骨细胞。钙磷从骨中流失,骨质疏松如“风化的岩石”,导致骨痛、变形、易骨折(肾性骨病)。

04

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常因过量补钙或维生素D):血钙>2.6 mmol/L时,神经兴奋性降低;同时加速血管钙化,增加猝死风险。

05

磷钙调控关键

三重降磷防线

充分透析:规律的充分透析清磷,选择高通量透析器。

药物阻磷:合理使用降磷药,严格随餐服用,如同在肠道撒网捕获。

饮食控磷:选择低磷饮食,避免动物内脏、碳酸饮料等高磷食物;选择新鲜禽肉替代加工肉制品;警惕“隐形磷”:加工食品添加剂(如磷酸盐)吸收率近100%,选购前需仔细阅读标签。

钙防控关键

避免盲目补钙、维生素D,需与医护人员沟通。

优选非钙磷结合剂: 尤其存在血管钙化或高钙倾向者(如司维拉姆、碳酸镧)。

定期监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指导用药。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具有会员资质的图片网站或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凡署名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版权属本平台及作者本人所有。获取授权后可转发分享,其它平台如需引用版权内容,请在醒目位置处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肾友和大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所刊载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院诊疗。刊载信息仅供参考,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尽快请往线下就医,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1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