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液透析人群而言,动静脉内瘘是 “生命线”,但每次治疗前的内瘘穿刺,常让不少肾友因剧烈疼痛而产生焦虑,甚至影响治疗配合度。
想有效缓解疼痛,首先要准确评估。
一、缓解穿刺疼痛的方法、措施
1.药物镇痛
临床推荐穿刺前使用局部外用麻醉药,通过阻断皮肤神经信号传导降低疼痛感知,其中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较广。
首选药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优势:
含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协同增强镇痛效果。
局限性:
使用建议与监测: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1.请先用温和的皂液和温水清洁穿刺部位。
2.涂抹后,请尽量减少肢体的剧烈活动,以免药膏移位。
3.药膏需至少保留30分钟后再进行穿刺。
4.建议最初几次提前到透析室再涂抹,方便我们及时为您观察有无不适。
其他可选药物
若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不耐受,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但使用时需更加谨慎:
丁卡因凝胶: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重要提示:所有外用麻醉药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严禁自行加量或缩短起效时间,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局部麻醉药中毒,引发头晕、周身麻木等症状。
2.非药物镇痛
在药物镇痛基础上,联合非药物方法可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缓解疼痛与焦虑。
此类辅助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坚持,尤其适用于对麻醉药敏感或不愿长期用药的透析人群。
01、穿刺技术优化:从 “操作端” 减少疼痛
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是影响疼痛的关键。目前推荐的“绳梯法”穿刺(即轮换穿刺点),能保护内瘘、减少瘢痕与神经损伤,从而有效减轻疼痛。
绳梯式穿刺
肾友们可以主动与医护沟通,尝试以下方法:
02、分散注意力:转移关注减轻焦虑
穿刺时,可通过以下深呼吸步骤放松身心、减轻疼痛:
缓慢吸气4秒:让身体初步放松。
屏住呼吸2秒:使氧气在体内充分交换。
缓慢呼气6秒:最大限度地释放紧张感。
建议循环3-5次。此法能调节自主神经,有效缓解因恐惧针头等心理因素而放大的“预期性疼痛”。
03、调节心理状态:焦虑越少,疼痛越轻
临床观察表明,配合这些方法的肾友,在穿刺时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也明显增强。
二、个体化选择,让透析更轻松
缓解穿刺疼痛没有“万能公式”,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您的个体化方案。请务必每月与透析医护团队沟通,他们会根据您内瘘血管和疼痛评分的变化,为您动态调整。
透析之路漫长,但每一次疼痛的减轻都意义非凡。我们希望这些专业方法,能助您摆脱对穿刺的恐惧,让“生命线”的守护之路,走得更从容、更安心。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具有会员资质的图片网站或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凡署名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版权属本平台及作者本人所有。获取授权后可转发分享,其它平台如需引用版权内容,请在醒目位置处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肾友和大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所刊载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院诊疗。刊载信息仅供参考,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尽快前往线下就医,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