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穿刺太疼怎么办?这份“无痛穿刺”指南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10-28

对血液透析人群而言,动静脉内瘘是 “生命线”,但每次治疗前的内瘘穿刺,常让不少肾友因剧烈疼痛而产生焦虑,甚至影响治疗配合度。

想有效缓解疼痛,首先要准确评估。

一、缓解穿刺疼痛的方法、措施

1.药物镇痛

临床推荐穿刺前使用局部外用麻醉药,通过阻断皮肤神经信号传导降低疼痛感知,其中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较广。

首选药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优势:

含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协同增强镇痛效果。

局限性:

  • 起效慢,灵活性差:需提前约1小时涂抹并覆盖保鲜膜,因此无法用于临时调整穿刺部位。
  • 个体效果差异大:对于皮肤角质层较厚或吸收能力不佳者,镇痛效果可能不理想。
  • 存在皮肤不良反应风险:可能引起发红、瘙痒或过敏;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

使用建议与监测:

  • 用法用量:建议按需长期规范使用,每次用量不超过5克,并注意轮换穿刺部位涂抹。
  • 安全性:在医护人员监测下,长期(6-12个月)使用暂未发现皮肤严重损伤或药物蓄积中毒案例。
  • 异常处理:若出现皮肤持续红肿、脱屑,或镇痛效果明显下降,应立即暂停使用并就医。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1.请先用温和的皂液和温水清洁穿刺部位。

2.涂抹后,请尽量减少肢体的剧烈活动,以免药膏移位。

3.药膏需至少保留30分钟后再进行穿刺。

4.建议最初几次提前到透析室再涂抹,方便我们及时为您观察有无不适。

其他可选药物

若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不耐受,可考虑以下替代方案,但使用时需更加谨慎:

丁卡因凝胶:

  • 特点:起效较快(约30-40分钟),但药物毒性相对较高。
  • 适用场景:建议作为短期应急选择,如遇穿刺疼痛突然加剧或临时调整治疗方案时。
  • 使用限制:连续使用不应超过2周,且每周需由医护人员检查皮肤状态。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 特点:使用便捷(自带黏贴层,无需保鲜膜),使用时长可放宽至3-6个月。
  • 注意事项:需每月更换贴敷的穿刺点区域,避免同一部位长期接触药物,以防引发皮肤萎缩。

重要提示:所有外用麻醉药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严禁自行加量或缩短起效时间,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局部麻醉药中毒,引发头晕、周身麻木等症状。

2.非药物镇痛

在药物镇痛基础上,联合非药物方法可产生协同作用,更有效地缓解疼痛与焦虑。

此类辅助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坚持,尤其适用于对麻醉药敏感或不愿长期用药的透析人群。

01、穿刺技术优化:从 “操作端” 减少疼痛

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是影响疼痛的关键。目前推荐的“绳梯法”穿刺(即轮换穿刺点),能保护内瘘、减少瘢痕与神经损伤,从而有效减轻疼痛。

绳梯式穿刺

肾友们可以主动与医护沟通,尝试以下方法:

  • 超声引导穿刺:像“精准导航”,误差小于1毫米,避免反复试探,一针成功率高,疼痛自然减轻。
  • 选择小号穿刺针(如17G):针体更细,对血管壁的损伤更小,尤其适合长期低流量透析的肾友。
  • 使用血液透析专用留置针:材质柔软亲和,能显著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需注意,部分地区需自费。
  • 考虑扣眼技术:在减轻疼痛和保护血管方面优势明显,但需严格无菌护理以防感染。

02、分散注意力:转移关注减轻焦虑

穿刺时,可通过以下深呼吸步骤放松身心、减轻疼痛:

缓慢吸气4秒:让身体初步放松。

屏住呼吸2秒:使氧气在体内充分交换。

缓慢呼气6秒:最大限度地释放紧张感。

建议循环3-5次。此法能调节自主神经,有效缓解因恐惧针头等心理因素而放大的“预期性疼痛”。

03、调节心理状态:焦虑越少,疼痛越轻

  • 感官转移:穿刺时,可以通过聆听舒缓音乐或观看轻松视频,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 正念练习:尝试将注意力专注于手部的温热感,或感受透析机规律的声音,通过正念训练减少对“进针瞬间”的过度关注。

临床观察表明,配合这些方法的肾友,在穿刺时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也明显增强。

二、个体化选择,让透析更轻松

缓解穿刺疼痛没有“万能公式”,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您的个体化方案。请务必每月与透析医护团队沟通,他们会根据您内瘘血管和疼痛评分的变化,为您动态调整。

透析之路漫长,但每一次疼痛的减轻都意义非凡。我们希望这些专业方法,能助您摆脱对穿刺的恐惧,让“生命线”的守护之路,走得更从容、更安心。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具有会员资质的图片网站或AI生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凡署名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音频版权属本平台及作者本人所有。获取授权后可转发分享,其它平台如需引用版权内容,请在醒目位置处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肾友和大众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所刊载的全部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院诊疗。刊载信息仅供参考,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尽快前往线下就医,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1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