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营养治疗
发布时间:2016-11-23

1.蛋白质  根据病情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原则是一方面设法减少血尿素氮的升高,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实践证明,尿毒症患者蛋白质最低需要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5克,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50%以上才能达到正氮平衡。尿毒症的出现是在血尿素氮大于32.13毫摩/升(90毫克/分升)时,若通过治疗设法使血尿素氮维持在21.4~32.13毫摩/升(60~90毫克/分升)之间,即能避免尿毒症发生。

儿童患者因长期存在生长发育的因素,对此类患者蛋白质限量最好不低于每日每千克体重1~2克,优质蛋白质还要占50%以上。热能必须供给充足。经常观察血尿素氮变化即可判断所供给的量与质是否得当。

2.氨基酸  患者体内产生氨基酸代谢异常,其中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含量下降。苯丙氨酸转化酪氨酸能力减弱,应防止酪氨酸浓度下降,苯丙氨酸浓度上升。组氨酸合成亦受阻,故组氨酸对此病亦成为必需者。但组氨酸又对苯丙氨酸有促进作用,应防止组氨酸供给过多。此外,还应适当控制含硫氨基酸,故进行治疗时各种氨基酸应有适当比例。目前,国产肾用必需氨基酸注射液及口服药均按专家协定处方配制而成。

3.热能  在低蛋白(30~50克/日)膳食时热能供给必须充足。供给热能与氮之间的比例最好达到1255~1883千焦(300~450千卡):1克。热能每日摄入量最少为每千克体重146千焦(35千卡)。每日8368~10460千焦(2000~2500千卡)。

4.钠与钾  若合并水肿和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应限制钠盐,限钠在920毫克/日较为适宜(相当于无盐膳食)。若患者服用利尿药或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限制钠盐,甚至还需补充。

若患者合并高钾血症时,摄入量应低于1560~2340毫克/日。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和血钾量正常时,不必再限制钾摄入量。限钾膳食应避免食用果汁,慎重选食蔬菜和水果。若患者每日尿量增多,大于1500毫升时应观察血钾含量,过低时还须补钾。

5.钙、磷、镁  肾小球滤过率降至40~50毫升/分时,使磷的滤过和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若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血磷的升高不能控制。高血磷及肾实质的损害使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3[l,25-(OH)2D3]能力减退,血钙浓度下降,诱发骨质疏松。理想的治疗膳食应提高钙含量降低磷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绿叶蔬菜、芝麻酱等。但有时因病情复杂难以达到理想目的时,临床一般常规,以药物制剂加以补充调整。例如,成年人当肾小球滤过率(GFR)在20~25毫升/分,每日给患者口服钙剂(如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1~2克。为了减少肠道磷吸收,给患者口服氢氧化铝或碳酸铝乳胶,使之与磷结合排出体外。膳食中掌握磷摄入量的标准是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25毫升/分时,膳食中每日的含磷量应在700~800毫克。同时还不得停服氢氧化铝乳胶。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长期限制饮食或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抑制了镁的吸收,此时镁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但当患者尿少时,若有大量镁负荷时就很难排出体外,体内过剩的镁可能产生血镁过高,此时应当限制摄入量。

6.液体及水平衡  掌握患者液体出人量平衡很重要。一般视排出量决定摄入量。排出量全日包括尿液、呼吸及皮肤蒸发和消化液等。一般经皮肤、呼吸等全日失水量为700~1000毫升,而食物进人体内经过代谢作用还可产生一些水,每日为300~400毫升,两者相减则每日除排出尿液之外总失水量约为500毫升,故患者每日入液量可视前一日的排尿量再加上500毫升左右的水作为补充的参考。但当患者合并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就应再多补充液体。当整体病情有所缓解后,入液量每日可在1200毫升左右。

7.维生素  患者因代谢异常及营养摄入量不足,体内水溶性维生素水平会下降,又因钙、磷代谢异常影响活性维生素D3的合成,故此各种维生素的补充对患者非常重要。

8.糖类与脂肪  慢性肾衰竭患者有40%~60%合并有IV型高脂血症(糖类诱发的高三酰甘油血症),除由于内源因素造成外,与治疗膳食内容中糖类及脂肪成分比例较高有一定关系。如何改进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小贴士: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40~80毫克/日,最多不超过150毫克/日)。若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毫克,称为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也是判断蛋白尿的方法之一,但其受尿量影响较大,不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靠。

9.治疗膳食的供给方法  为了在低蛋白膳食中提高优质蛋白质食品量(动物蛋白),降低植物蛋白食品量,临床采用部分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等)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代替大米和面粉。因淀粉含植物蛋白只有0.4~0.6克/100克,而大米、面粉含植物蛋白有6~10克/100克,将节约植物蛋白量用动物蛋白(鸡蛋、牛奶、瘦肉等)加以补充,从而满足体内的生理需要。一方面淀粉易于满足热能需要,另一方面期望纠正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现象。除淀粉外,膳食中还可采用山药、芋头、藕、荸荠、南瓜、粉丝、藕粉、菱角粉、荸荠粉、团粉等。凡含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品应限用,如干豆类、豆制品、硬果类及谷类等。除因病情需要限钾外,蔬菜、水果可不限。当患者进食量不足,应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补充热能,以利于食入的优质蛋白质的利用。

临床已证实,当肾小球滤过率在1.5~10毫升/分钟范围内,肾功能已经处于衰竭状态。在非透析治疗中营养治疗的配合很重要。除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外,热能供给必须充足才能达到氮平衡。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命维持时间的长短,一方面与肾功能残存量有关,另一方面与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得当有关。治疗中膳食的合理调配是重要环节之一。如肾小球滤过率小于2毫升/分钟时,采取非透析疗法很难改善病情,即应考虑进行透析治疗。

除合并高钾血症者外,治疗膳食中限钾不作为常规处理。长期食用低蛋白膳食易产生多种维生素和钙盐的缺乏。应注意补充维生素氏、维生素B2、烟酸、叶酸、吡哆醇、抗坏血酸、钙盐、1,25-二羟骨化醇等制剂。

设计食谱要密切结合病情,进行治疗前与经治医生共同研究,统一规划。临床治疗与营养治疗互相配合对取得疗效很重要。例如,随时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及病情变化,若达不到摄入要求时,及时通过静脉补充热能或肾用必需氨基酸等临床处理,可取得决定性的治疗效果。反之,当临床采用必需氨基酸(EAA)或a-酮酸疗法时,膳食治疗应及时跟上,加以适当处理。

小贴士:1克酱油含有57.57毫克的钠,即20克酱油含有1.14克钠。故慢性肾病患者配餐中酱油宜少不宜多,有水肿、高血压、心衰时,用酱油则一定要相应的减少食盐的用量。


358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