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发生于泌尿道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泌尿系结石可发生在肾盏、肾盂内,可移动并进入输尿管或膀胱。原发性泌尿系结石起因不明,继发性结石常因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慢性肾盂肾炎所致,结石与感染常互为因果。
(一)病因
结石形成的内源性原因(代谢紊乱)多于外源性原因(来源于食物),结石又多为混合型盐类,除患单一性盐类结石者外,在膳食控制方面均较困难。
1.钙盐结石 由高钙血症所引起。膳食中应限制牛奶、干酪、虾皮、绿叶蔬菜等含钙的食物。钙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可多食成酸性食物,如肉、蛋、鱼、禽类等,或服用适量成酸药物,目的是使尿液保持酸性。应大量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应摄入富含维生素A及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并限制维生素D的摄入。
2.草酸盐结石 由草酸尿形成。尿中草酸盐可从食物中生成,但大分可由内生机制所生成(有1/3~1/2由甘氨酸转化生成)。应禁食菠菜、苋菜、空心菜、青蒜、洋葱、茭白、各种笋类等含草酸高的蔬菜。这些食物如确实要吃,可以煮沸,去除草酸含量。大剂量维生素C可促成草酸生成。口服叶酸5毫克,吡哆醇10毫克,可防止甘氨酸转变为草酸,并要多饮水。
一般居民膳食中钙摄入量是不足的,应当增加钙的摄入,钙在消化道内增加,与草酸形成草酸钙,减少草酸的吸收,也可减少草酸盐结石的发生。
3.尿酸盐结石 由高尿酸血症引起,能发展成痛风症。应忌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内脏、脑、干豆类、鲜肉汁、浓肉汤、蟹黄、鱼子、啤酒等。多吃成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海带等,或服用碱性药物使尿液成碱性反应。多饮水使尿砂自尿液排出;防止夜尿浓缩,在睡前要多饮水。患者服用别嘌醇可防止次黄嘌呤、黄嘌呤生成尿酸。
4.胱氨酸结石 由胱氨酸尿生成。膳食中要限制含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蛋类;限制成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使尿液经常保持呈碱性反应;大量饮水。临床常以青霉胺类药物降低尿中胱氨酸的浓度。
5.磷酸盐结石 因结石是在碱性尿液中形成,故应多食成酸性食物。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常排出大量钙盐,易产生磷酸钙结石。若常服小剂量氢氧化铝乳胶可防止磷酸钙结石形成。
6.嘌呤结石 此类结石很少见到,色白或黄棕色,质地很脆,不能透过X线,一般在酸性尿中形成。
(二)临床表现
泌尿系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临床表现多为腰部疼痛,并向会阴或大腿内侧放射,伴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畅等症状,甚至伴有血尿。极少数患者可长期无自觉症状。
1.疼痛 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较大的结石,多为侧腰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多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如刀割样,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有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脉弱而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疼痛常阵发性发作,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突然终止或缓解,遗留有腰、腹部隐痛。
2.血尿 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黏膜,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
3.脓尿 肾和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白细胞,临床可出现髙热、腰痛。
4.其他 结石梗阻可引起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有的患者尚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