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手段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1-04

在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自身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无法适应身体正常代谢所需,不能排出过多的代谢废物(毒素)和水分,也不能产生机体代谢所需的一些内分泌因子,因而导致体内毒素和水分的潴留、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等一系列尿毒症症状。此时,要维持生命就只能依靠肾替代治疗了。
    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常用的透析方法有两种:皿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在讨论如何选择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
1.简单来讲,就是利用透析器帮助人体排水排毒。透析器中有一个人工合成的由很多小孔组成的滤膜,滤膜的一边是含有高浓度代谢废物(毒素)的患者血液,另一边是含有生理需求的干净透析液。通过渗透和弥散作用,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向透析液转移,然后排出体外,透析液中人体所需的物质被补充进入体内。透析器模拟肾的工作原理,所以又称“人工肾”。根据需要清除的毒素要求不同,血液透析有不同的模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等。
    2.血透的方法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治疗须在医院进行,由医生、护士操作,应用机器透析,多数患者须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
    3.血透的优点
    透析效率较高,短时间可以清除体内较多毒素。
    准确完成设定的脱水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治疗由医护人员操作,患者相对比较省事。
    技术开展时间较长,覆盖范围广,多数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均可
开展。
    4.血透的缺点
    血透治疗是间歇性的,因此,体内代谢,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平衡波动较大,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情况。
    血透时需要使用抗凝血药物,可增加出血风险。
   每次透析时均要做血管穿刺,有一定疼痛。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
    1.  腹透的基本原理
与血透类似,但它不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滤膜来过滤,而是通过人腹腔表面的腹膜来实现毒素清除。腹膜是一层面积
很大的半透膜,腹透液注入腹腔后,经过渗透和弥散作用,使血液中的各种代谢产物及毒素、多余的水分进入腹透液中,然后将其排出。经过反复更换透析液,达到将毒素及多余水分排出体外的目的。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腹膜透析有不同的模式,包括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间歇性腹膜透析、自动化腹膜透析等。
    2.腹透的方法  最常用的腹透方法是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在腹腔内置入一根腹透管,通过腹透管将腹透液灌入腹腔,保留数小时后,放掉1日的腹透液,再注入新的腹透液,这样循环往复,每天3~5次。白天时每组腹透液保留4—6小时,晚上睡前一组则保留过夜。
    对生活自由度需求较高且有经济条件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自动化腹膜透析。这种方法是使用机器帮助在家进行腹膜透析,多数治疗在夜晚进行,可以达到“它工作,我休息”的要求,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3.腹透的优点
   持续治疗,人体代谢平衡相对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残余的肾功能保持比较好。
   腹透治疗在家进行,不必频繁去医院。需要做血管穿刺,避免了穿刺疼痛。
4.腹透的缺点
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腹膜炎,这是腹透最常见的问题。由于在家治疗,要求居住环境相对良好、干净。体内营养物质的丢失较多。肥胖、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高。

透析方式的选择
    虽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适应证相似,但各有利弊,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生活社交、自我态度、家庭支持、医疗条件等适当选择。
 
  1.实际病情一般来说,多数患者既能做血透也能做腹透,但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哪种方式更需要慎重的考虑。

(1)不适宜血透者
    血透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所以,有重要部位出血或其他部位严重出血时,应禁用或谨慎选择血透,如颅内出血和颅内高压者、严重消化道出血者。
   血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因此,对难以纠正的休克和严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应禁用或慎重选择血透。
   各种疾病导致全身衰竭的患者。
   高龄患者和婴幼儿一般也慎用血透。
瘫痪、行动不便以致采医院很困难者。 眼底出血者也应小心,血透过程中可能因使用抗凝药物导致再次出血而失明。
 (2).不适宜腹透者
    腹腔内严重感染,手术或者肿瘤导致腹腔内广泛粘连、纤维化
的患者不能做腹透。腹部有严重病变,如严重皮肤感染、烧伤或其他严重皮肤病,无法安置腹透管时,也不能做腹透。近期做过腹部手术,应在伤口基本愈合后再行腹透。
   有肠梗阻、疝气或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腹腔内灌入腹透液
会加重这些病症,需要先纠正上述病症,再行腹透。这些患者选择腹透时需要慎重。
    妊娠、腹腔内巨大肿瘤、巨大多囊肾患者,腹腔容积显著减小,腹透效果差。
   腹透需要自己在家进行操作,因此,视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又无家人能帮助治疗者,也应谨慎腹透。
    如果患者没有上述血透或腹透的禁忌证,则两种方式都可考虑。
    2.生活社交  血透患者一般需要每周去医院2—3次,增加了接触社会和外出的机会,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社会生活。但是,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透析日都必须准时到医院进行透析,也的确有诸多不便。腹透属于家庭医疗行为。在家进行透析,虽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但是足不出户也可方便治疗。
    无论血透还是腹透患者,在治疗间期都可以自由活动,适当的工作、社交相旅游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3.自我态度无论选择何种透析方式,患者本人的态度相当重要,这也是决定透析效果的关键因素。
    4.家庭支持一些患者不能独自去医院接受血透治疗或不能自己进行腹透操作,需要家属或陪伴者帮助、照料,这时就应考虑家属的意见。另外,做腹透治疗,要求患者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最好能有单独的房间作为治疗室,也应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5.医疗条件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基本上都开展血透和腹透,但基层和边远地区受条件限制,不同地区有所偏重。所以,还须考虑当地的医疗状况。
 
94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