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能 依据患者病情、性别、体重、身高、体力活动、劳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所需的热能,若体重大于标准体重的5%~10%,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总热能,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5千焦(25千卡)供给,注意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并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使体重降至低于标准体重的5%,有利于血中环孢素A浓度维持,以减少环孢素A用量。凡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或虚弱者,应供给足够的热能,可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67千焦(40千卡)供给,也可提供简单的方法,用正常饮食维持理想体重。术后第二天如果已排尿即可进食。初期热能供给维持在每日6276千焦(1500千卡)左右,病情进展顺利,1周后可增至每日(2500千卡)。要随时观察体重变动情况,不可超重过多,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2.蛋白质 在能进食固体食物时,每日蛋白质约限制在40克左右。经常观察患者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肾功能检验指标,随时调整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当肾功能逐渐恢复,蛋白质方可逐渐增加,可从每日40克逐渐增加到50克,再继续增加至60克。国外报道曾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氮平衡试验,当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0.75克高生物价蛋白质时,可以达到正氮平衡。患者血浆白蛋白也能达到正常标准。当新生肾已恢复功能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最高可达80克。
免疫抑制药能加速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使蛋白质消耗增加,故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成人按每日每千克1.0~1.2克,感染和排异者除外;儿童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3克;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有其他消耗性疾病者可加至每日每千克体重1.5~2.0克。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肾移植后的患者,虽然肾功能已恢复正常,但还是应注意保护自己的移植肾,不要让其增加过多的不必要的负担,也就是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不宜过高。氮摄入过多,虽可从尿中排出,但增加肾脏负担。动物实验证实,喂高蛋白食物3个月的动物,解剖发现其肾体积增大。
3.钾盐 术后5~6日内应严格限制钾入量,最好不超过每日40毫摩(1560毫克),可与每日40克蛋白质相适应。根据病情可逐渐增加入量,最好每日不超过50毫摩(1950毫克)。当出现多尿时则不必再限钾盐,每日供给量可大于60毫摩(2340毫克),但应随时观察血钾水平。注意若血钾偏低还须适当增加钾入量。
4.钠盐 术后初期尿少,要进无盐饮食数日。限钠时要考虑食物本身的含量。若尿量逐渐增多可改为低盐饮食,宜每日供给45毫摩(1755毫克);恢复期除合并高血压、水肿,可每日供80毫摩(3120毫克)。饮食中应避免无法精细计算的某些含钠食物,如加碱粉做的点心,或其他含碱面食。
5.入液量 术后尿量增多前应限入液量,每日约限制在600毫升。当患者每日排尿达600~900毫升,说明移植肾已恢复生尿功能,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能已推迟。此时可逐渐增加入液量,设法维持体内水平衡。计算入液量不能忽视食物本身的含水量,否则无形中会加重患者心脏负担。
小贴士:西红柿能清热利尿,凉血平肝,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西红柿与鸡蛋同炒,其营养成分最易被人体吸收,是肾病患者日常美味营养配餐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