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免疫膜性肾病和重组芳基硫酸酯酶替代疗法:需要耐受诱导治疗(英文)
发布时间:2019-02-12 12:56:59    浏览量: 530
关键字:异体免疫膜性肾病,重组芳基硫酸酯酶替代疗法,耐受诱导治疗
简介: 摘要
在接受Pompe疾病的酶替代疗法(ERT)的高度敏感患者中报道了肾病综合征,但ERT诱导的肾脏并发症的流行和促进这些患者中ERT再次给药的机制仍未得到探索。这项工作确定了由芳基硫酸酯酶B(ASB)缺乏引起的粘多糖贮积症VI型患者的继发性膜性肾病(MN)的新抗原。从(重组人ASB [rhASB];每周1 mg / kg)开始4岁时导致高抗rhASB滴度并显着改善临床表现。然而,16个月后,患者在整形外科手术后1周突然发生了抗类固醇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对肾活检标本的检查显示IgG的典型MN颗粒(主要是IgG4,C3和C5b-9)的肾小球沉积。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上皮下颗粒沉积物含有与IgG共定位的rhASB。从患者的活检标本洗脱的Ig与rhASB特异性反应。在停止ERT时,原尿酸逐渐减少,但患者的临床状况明显恶化。通过共同施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利妥昔单抗,静脉内Igs和口服甲氨蝶呤引发对rhASB的耐受性的诱导。在开始免疫抑制治疗后8周恢复ERT,而不引起抗体滴度的反弹或蛋白尿的增加。我们得出结论,对重组rhASB的同种异体免疫应答导致了肾病。考虑到对这种酶缺乏患者的ERT的关键要求,应该在患有同种异体免疫MN的患者中提倡免疫耐受诱导。
0
0
0
浏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