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生物学标志-袁发焕(中文)
发布时间:2018-09-12 15:06:47 浏览量: 847
关键字:肾小管间质,损伤,生物学标志
简介: 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重要性渐受重视,人们认识到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实质性病变的转归和肾功能的进行性衰退起决定性的作用,其作用往往超过肾小球损伤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小管间质损伤早期缺乏临床表现,但肾小管间质损伤后,尿中会出现一系列大分子,这些大分子(生物学标志)可以作为早期反映肾小管-肾间质病变的无创性指标,现将可能有早期诊断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简述如下。
1、尿α1-微球蛋白(α1-MG)
主要由肝脏合成,分子量33 kD。
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后几乎全部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不受尿酸碱度及蛋白水解酶的影响。
当肾小管损伤时,α1-MG重吸收减少,尿α1-MG升高,早于微量蛋白尿的出现。
性质较为稳定,可操作性强,便于临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