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文)
发布时间:2018-09-25 14:51:35 浏览量: 621
关键字: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简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根据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中≥60岁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9.1%[2]。目前,我国≥18岁人口>11亿,≥60岁人口>2亿,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近3亿。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使用各种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4]。但因高血压患者人数庞大,需要更多依靠创新科技,才能管理好高血压,减少其所承受的巨大心血管风险。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5-6]。它可测量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既可测量轻、中度体力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测量睡眠过程中的血压,因而可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整体情况,发现“隐蔽性高血压”[5-6],包括单纯夜间高血压[7-8]。动态血压监测由血压测量仪自动完成,因而还可避免“白大衣现象”。如进行一个昼夜24h的动态血压监测,还可了解血压的变化趋势,包括血压在夜间的下降情况[7-8];在晨起时的升高情况[9];及一个昼夜中血压的总体变异情况[10]。因此,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高血压管理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用于高血压的识别与诊断;用于评估心脑血管风险;用于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5-6]。目前,英国[11]及加拿大[12]高血压管理指南明确建议,诊室血压在1、2级高血压范围内,即收缩压140~179、舒张压90~109mmHg(1mmHg=0.133kPa),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对高血压进行确诊,首选动态血压监测,若动态血压监测的白天血压≥135/85mmHg,则可诊断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