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专题报告汇编(中文)
发布时间:2018-10-15 15:13:50 浏览量: 710
关键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专题报告
简介: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进展
胡伟新 刘志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
近十多年来,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不再是单一的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联合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冲击(iv-CTX)方案,而是新型免疫抑制药物,如吗替麦考酚酯(MMF)、环孢素 A、他克莫司(FK506)等组成的多种治疗方案可供临床应用。本文将介绍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展望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新方法和新靶点。
1. 合理应用现有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经过大量临床研究,人们对 III 型、IV 型(包括合并 V 型)等增殖性 LN 的长期治疗策略已经达成共识,即在病变活动期经过 6 个月左右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诱导治疗),获得部分或完全缓解时转入长期的维持治疗。如果在诱导期没有获得缓解,或病情恶化,必须改用其它免疫抑制治疗方案。LN 的治疗既需要控制 LN 活动,又需要防止 LN 复发,最终目标是提高远期人肾存活率。
目前临床证实能有效控制增殖性 LN 活动性病变、改善肾脏预后的治疗方案归纳为两类:以 CTX 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激素-CTX-AZA/MMF)和以 MMF 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激素-MMF-MMF/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