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指南关于腹膜炎治疗部分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2 21:09:10    浏览量: 738
关键字:腹膜透析,腹膜炎,药物治疗,抗生素,指南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PD 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腹膜炎仍然是其主要并发症。腹膜炎是PD 技术失败、导致PD 患者转至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腹膜炎,PD 患者会出现腹膜的超滤功能下降,超滤减少,甚至负超滤。腹膜炎期间由于腹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蛋白质经PD 的丢失增加,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加重。此外,严重而持久的腹膜炎会导致患者腹膜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腹膜炎时的规范用药非常重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腹膜炎得以治愈,使患者回到PD。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出现永久的腹膜损伤甚至患者死亡。在PD患者感染相关的死亡中, 大约18% 与腹膜炎相关[1]。因此,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出:各PD 中心应持续关注PD 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2-4]。为了更好地治疗PD 相关性腹膜炎,ISPD 自1983 年首次提出PD 相关感染的指南之后,在1989 年、1993 年、1996 年、2000 年、2005 年几次修订[5-8],2010 年再次更新了PD 相关感染的指南[1],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之后,提出了关于PD 相关感染的诊断治疗的若干建议和观点。在我国,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 是最常用的腹透方式,是一种由患者自行换液的居家治疗方式。笔者将基于2010 年版ISPD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治疗指南,系统介绍在CAPD 患者发生腹膜炎时的规范用药治疗。
0
0
0
浏览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