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肾友都听过“低蛋白、优质蛋白、劣质蛋白”这三个词,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本文带大家了解。
(1)低蛋白
低蛋白饮食是一种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不超过40克,或按每千克体重每日不超过0.6克~0.8克,可改善肾友体内氨基酸构成比,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代谢异常,保护残肾功能等,延缓肾友肾小球滤过滤(GFR)的下降,减少尿蛋白等。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肾友,推荐蛋白入量为 1~1. 2g /( kg·d) 重要的是,在低蛋白饮食方案中,建议约 50%蛋白应为优质蛋白供给。
低蛋白饮食饮食不是意味着肾友全天热量的摄入相应的降低,相反地,充足地热量供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充足的热量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尤其是在低蛋白摄入的情况下,保证摄入的蛋白质有效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2)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是指: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则这种蛋白质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以及植物蛋白中的大豆(大豆包括黄豆、青豆、黑豆)都属于优质蛋白质。
瘦肉、牛奶、羊奶、鸡蛋,鱼中的蛋白质都含有八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数量也较多,各种氨基酸的比例恰当,生物特性与人体接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属于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品中,只有大豆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其余的如大米所含的蛋白质就差一些了。
优质蛋白对于1~5期的肾友都适用,优质蛋白的摄入量要占全天总蛋白摄入量的60%以上。
(3)劣质蛋白
劣质蛋白也称不完全蛋白,这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数量不够充足,比例也不适当,是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这类蛋白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产生较多的代谢废物,加重肾病进展。
日常中劣质蛋白主要来源于米面类、杂豆类两大类食物,米面类食物包括大米、白面这些是提供日常碳水、热量必不可少的食物,但如果吃太多摄入太多劣质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肾友们可以替换成低蛋白米、低蛋白面,对尿蛋白的控制及肾脏的保护更有益处。
建议肾友可以一日三餐中有1-2餐为低蛋白主食代替普通主食。
日常可以和肉、蛋、奶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搭配摄入。
肾友全天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按照以下表格计算:
以上就是有关肾友常见对几种蛋白质饮食误区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